三水两谱一序简评
三水《南越堂族谱》(以下简称旧谱),《禤儒后序》(以下简称后序)和《三水禤氏族谱》(以下简称新谱),三者均是三水禤氏族史资料,它们与族人见面之后,影响尤深,这两谱一序,既有关联,又有分歧,特以简评以告知。下面简评,是本着对禤氏负责,绝非针对个人,请族人同鉴,以求共识。
一、年代不同。
旧谱出于明朝万历之前,此谱是广西平乐宗亲反馈回三水的,它是九郎六世讳祖忻公于明朝万历年间,从三水圣堂村分迁广西后续载所存。
后序是禤儒公于清朝道光年间写的,比旧谱晚了二三百年。新谱则是2001年下半年着手编写,2003年3月出版发行。
旧谱和后序都不留存在三水本土,旧谱是广西平乐反馈,后序从广东清远查到。后序说“人第知九郎为始祖,而不知纯旺为始祖也”,新谱就只凭这句话,也承认了纯旺公为禤氏始祖。对此,族人感到震惊,无法认同。
禤儒公写序,是在不知旧谱的情况下,弄错了始祖,这是可以理解的。但新谱在同时收集到旧谱和后序的情况下编写,对后序不予纠正,而是将错就错。为什么不反复推敲呢?这就是编辑时之错了,应该承认。
二、内涵各异。
1、旧谱记载“禤姓历代祖先始居山东青州益都县籍”。这清楚明白,一目了然,一看就知道我们禤姓历代祖先,包括纯旺公在内,开始的时候是居住在山东青州益都县的,后来才分迁各地。
后序中,廷卿公介绍“始祖讳纯旺公,山东益都县人也。”这是廷卿公向禤儒公介绍自己的始祖,即钦州时罗的禤氏始祖,同时也介绍了祖籍也是山东益都县,这与旧谱记载相同。
新谱将禤姓的祖籍地选择了广西防城,明摆着是错的。
旧谱载“太始祖仕汉山左齐郡柳泉副都司讳徹清禤公,妣马氏”,这是接着禤姓祖籍地而说的,是向后人交代禤氏的始祖。
后序只依据“始祖讳纯旺公”一语。便把纯旺公树为禤氏的始祖,这是不对的。
“始祖讳纯旺公”,此话是廷卿公给禤儒公的信中说的,它并没有标明是谁的始祖。但论情论理来说,当时廷卿公是钦州时罗的最后一任禤家的世袭峝长(这是防城宗亲在信中说的,见新谱),他是代表此时此地禤氏族人说的,理所当然是介绍他们时罗禤氏族人的始祖。除此之外,有哪一点迹象可以表明纯旺公是天下禤姓人的始祖呢?
新谱舍弃旧谱而只信后序,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。
下面,把新谱的主要存在的问题,分列如下:
新谱的(原谱),加有按语,说明对原谱作了“略有补充和修改”的,这就不能说是原谱了。是原谱就应该原文照录,像廷卿公那样“谨录耳闻”。错就错在这“略有补充和修改”。
新谱原谱序(摘要)中说:“始祖讳纯旺公,汉光武帝时……事载钦州志。”一段,原族谱序不是这样说的,它是根据后序而另行新编,把旧谱中排第三位的太高祖纯旺公安排为禤姓的“始祖”,而太始祖徹清公则被改名为“清徹”公而贬作“太高祖”了,这是十分明显的错误。
新谱原族谱序(摘要)中说:“太曾祖戊珠祖,妣陈氏,生三子,长壹圣、次壹秀、三壹所。元至正年间(1341-1368),壹圣、壹秀从三水大片地迁清远,后壹圣分入佛冈。壹圣生二子,长道元,次道亨,道亨分迁从化。”这里说漏了戊珠祖和壹所公留在三水的史实,这史实是不可遗忘的,有了它才好让族人考究戊珠公、壹所公与九郎祖的关系。
新谱原族谱序(摘要)说:“三水禤氏先祖由广西防城徙居南雄珠玑巷,于南宋咸淳年间,徙居广州府南海郡三江都碧湖坊。”这样说法,是前所未有的,它本是防城宗亲在我们三水宗亲到防城寻宗后,特意为我们编造出来的。防城是这么说的“纯旺公之孙贵成、贵希,贵成公留在防城,贵希公迁居南雄珠玑巷,后于南宋咸淳年间,迁居广州府南海郡三江都碧湖坊”新谱去掉贵希公名字就照搬上来。这是受防城影响而造成的错。
要知道,纯旺三世,距今起码一千九百年,三水禤氏有那么长的历史吗?另外,堂堂世袭平夷大夫,而且正在兴旺时期,他的孙儿怎可能会迁徙到南雄珠玑巷这穷乡僻壤呢?其三,一千九百年前的钦州时罗,是否又名广西防城?
请看我们查证所有三水禤氏的旧史料,都是这么说的:“祖由南宋咸淳年间,始由南雄珠玑巷徙居广州府南海郡三江都丰湖坊。”这才是古老族谱的记载。
三、有两个史迹,值得探讨。
一是南越堂这个堂名,在很多禤氏宗祠里供奉;二是禤南越堂族谱拜桌这块大青石板,现在还安放在三水圣堂岗上。这说明什么呢?它们能否证明《南越堂族谱》的可信度呢?
总之,旧谱、后序和新谱之间的差异,集中表现在始祖地在哪里和始祖公谁人的问题上。我们必须把问题弄清楚,向族人有所交代!
从时间上说,旧谱先有,后序次之,新谱是最近问世。
从关系上来说,后序作者禤儒公在不知旧谱的情况下,溯源追远,得知“始祖讳纯旺公”,且是近“两千年”,比九郎公早得多,便以纯旺公为始祖;新谱则是排除旧谱而以后序为据。
从实事求是观点来说,旧谱史料确实,可信度高,它是目前为止,有文字记载禤姓祖籍地和禤姓始祖公的唯一史料:后序和新谱都有疑点和偏差。
我们应该明白,在族谱沦没,古老失传的情况下去修辑族谱,出现点差错是在所难免的。古人讲得好,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。知错能改,善莫大焉。改!善哉!禤氏之幸也!
到此,就三水两谱一序而论,应该有个归结。我们认识三者都是禤氏族史的考究篇,必须保存下来,留作后人考究。为此我们试作点示:
《南越堂族谱》年代久远,所记之实,属于先知。
它出于明朝万历之前,且得到清朝道光年间《禤儒后序》中,钦州时罗最后一任世袭峝长廷卿公“谨录耳闻”的证实,是完全正确的。故此,在没有更新更确实的史料之前,我们要以“禤姓历代祖先始居山东青州府益都县”、“太始祖仕汉山左齐郡柳泉副都司讳徹清禤公,妣马氏”的记载为初步定论,这是我们三水禤氏90%以上族人的共同心声。
我们不是出尔反尔,而是实事求是。我们要还禤氏历史的本来面目,而不是卖祖求荣去做千古罪人。我们愿与普天之下的禤氏宗亲们共同探究:怎样才是崇宗敬祖,不逆宗祖?怎样才能对我大禤负责,不至误导子孙?
宗亲们,团结起来,为振兴禤氏而努力吧!
第二届三水禤氏宗亲会